《三国演义》这部书,以东汉末年的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事迹做依托,加上千余年来的民间传说,融合中华民族的智慧为一体。添枝加叶,合理的安排。将百十年来的战争场面,英雄们的斗智斗勇,如身临其境般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有些事迹张冠李戴,但是这是艺术的需要。历史的原型还是有的。例如:“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借箭”这个故事的原型,其实是有孙权所为。有一次孙权的大船误打误撞,走到了曹操的水寨,因为这天是下大雾,曹操以为孙权是有备而来,于是就派弓箭手朝孙权的大船射箭,一会儿孙权的船因一面着箭而倾斜,故孙权让士兵们将大船再调过来,让另一面受箭,于是等大船两面受箭均衡后便离去。
于是“借箭”这个故事还是真实的。只是被罗贯中老师加工后移花结木,张冠李戴了。还有鞭打督邮,其实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还有将孙坚刺死华雄的事迹,“改嫁”到关羽身上等。通过这些加工后小说更加精彩,引人入胜。然后再将千百年来的民间传说有机的融入到小说中,例如:舌战群儒、千里走单骑、空城计等,使《三国演义》这部书锦上添花,所以成为了一部文学名著。
连环画之空城计罗贯中老师是施耐庵老师的学生,跟随施耐庵老师走过大江南北,因此阅历非浅,所以使《三国演义》这部书于施耐庵老师的《水浒传》同样成功地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部书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成功名著,还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总合,堪称为“智书”。所以历代军事家没有不看此书的,而且看了就喜欢上了。为此,罗贯中老师的大名也因这部《三国演义》而名扬全球……。
连环画之三英战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