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三国演义,感觉满篇的忠义,细看之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相信不少人读过,即使没有读过,至少也听说过,看过唐国强老师演的三国演义电视剧。里面桃园结义,被传颂至今,刘关张三人的关系也被反复研究和讨论,总的来说就是忠义无双,特别是关羽关二爷,被多少江湖人士结拜的时候作为誓言的见证人。可是小编初读“三国演义”,也是感觉满篇的忠义,细看之下才知道写满了背叛、背叛。特别是关二爷的死,还和刘备的亲戚有关,也是因为刘备亲戚的背叛,才最后败走。

在三国当中,很多英雄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但是有的猛将的下场却十分悲惨。关羽败走的故事相信是不少三国迷心中的遗憾。而他的败走,除了和他恋战北伐,没有留心后方的防守之外,还和他手下的两位部将叛变,投降东吴有很大的关系。

他手下的两员大将便是士仁和当时镇守南郡的糜芳,其实士仁投降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糜芳也投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仅是蜀汉的将领,而且他还是刘备的亲戚,他的妹妹便是嫁给了刘备,而他的兄长糜竺一开始也是一大富商,资助刘备势力的崛起。所以说,糜芳和蜀汉之间其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备费尽心血从东吴手中骗来的南郡才会派他去镇守。

南郡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在刘备起业的时候,当时只占据了荆州的几个郡县。而他则是看中了东吴手中的南郡,两者之前也是处于合作状态,所以他才从东吴手中借来南郡发展,说是等到益州拿下之后便会归还。而在拿下益州之后,他还是不愿归还南郡,这才使得孙吴对联盟起了动摇之心。

糜芳手中的南郡便是荆州最重要的郡县,也是派关羽镇守的重要关卡。在他投降了东吴之后,守军也都没有斗志了。所以说,关羽败走的最初,便是他的投降。糜芳既是蜀汉的将领,又是刘备的亲戚,他跟着刘备怎么都比到东吴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为什么选择背叛和投降东吴呢?

首先,糜芳在内心当中对关羽是有不满的。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关羽的性格。关羽本来就是非常自傲自大的一个人,别说糜芳和士仁,他连马超和黄忠等猛将他都看不起。而他们心中则不理解这一点,只是认为关羽对他们两个严苛。这一点其实和糜芳没有太大的关系,责任主要是在关羽,他败走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性格和待人问题。既然派了糜芳和士仁来镇守重地,肯定要给他们信任和优待,不然他们怎么尽心尽力的为他为蜀汉效力呢?

这一点在史书的记载当中有着具体的体现。因为在糜芳投降之前,那时南郡县内失火,导致军粮被烧了不少。而在攻打樊城的关羽听闻了这一消息,说回去了要好好的惩罚他们。这一点其实也不是一个大将应该有的作为。两人正在镇守着最重要的后方,而听说要被惩罚,两人自然会有所忌惮。这对于糜芳的投降也是有着促进的作用的。

当然,糜芳的投降也是无奈之举。一是当时留守的兵力并不多,被派来镇守的大军,绝大部分都被关羽抽调去了前线攻打襄阳和樊城,给糜芳和士仁留下的兵力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二是在糜芳投降之前,镇守公安的士仁就率先投降了,所以当时他要带着小部分兵力,一边抵抗东吴的正面大军,一边还要考虑公安方向的进攻,肯定是照顾不过来了。即使他苦守南郡,守下的机率也不会太大,所以当时他才选择了投降。

可以看出,关羽的败走其实并主要是怪糜芳。他败走的真正原因还有就是因为关羽自己的大意,光在前线恋战,而忽略了后方,这才导致了他的败走。要说糜芳在投降之前心中没有挣扎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还是没办法,实在无奈,要守住南郡不行,不然苦守只是死路一条,糜芳这才选择了投降。

其他的什么吕布就不用说了,简直就是被罗老爷子吊打的对象,不停地背叛背叛,还有里面的众多谋士有几个是从一而终的,还不是看山头,换大王,所以罗老爷子其实不是在说忠义,而是在告诫我们小心背叛,说的越多的忠义,恰恰是最为缺少的。不信请细看原著,不是电视,诸葛老先生真的没有取代刘婵而代之的想法吗?不一定哦。

中国人不都是这样吗,强调的越多的,往往就是越没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