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委屈了红楼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四部名著,将其定名为“四大名著”,从此《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中国人牢牢地记住。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突然发现,把这四部名著放在一起比较,似乎总有一种违和感。是的,如果《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是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座座山峰,那么,《红楼梦》就是傲视群峰的一只雄鹰。为什么这样说呢?

看素材来源,唯独《红楼梦》具有独创性。《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故事和史书记载。《水浒传》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西游记》是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唐三藏》、《蟠桃会》,以及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基础上创作而成。而《红楼梦》的素材来源只有一个——作者曹雪芹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是生命的土壤,所以《红楼梦》的“生命”才历久不衰。

看人物形象,唯独《红楼梦》最成熟。四大名著均属小说,小说的核心是塑造人物。《三国演义》中“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人物形象鲜明,但失于单调。《水浒传》中终于出现一个胆大心细的鲁智深,但“下山”之后,所有“人物”集体“黯然失色”。《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个性鲜明,但取经路上,相似的情节反复折腾,“人物”很累。而《红楼梦》的人物,在细节中慢慢丰富,在情节中逐渐鲜明。林黛玉,从进贾府时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到含恨而终。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善良又敏感,既聪明又自尊心极强的女性与封建大家庭抗争的悲壮。人物形象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完美。即使是最普通的丫鬟,曹雪芹也尽量把她们写的有血有肉。如“傻大姐”这一人物,虽然在小说中只出现了两次,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推手,同时曹雪芹又赋予了她应有的深意。把人物写到了极致,是《红楼梦》最成熟的一笔。

看情节结构,唯独《红楼梦》宏大自然。《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与其说是小说,更像一部部人物传记。“你方唱罢我登场”,确实适合戏台表演。而《红楼梦》向我们展现了一部社会生活画面,众多的人物在同一空间和时间活动,曹雪芹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巧妙地把握。任何戏台艺术都无法完美地呈现,这也许是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影视剧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吧。

看研究价值,唯独《红楼梦》最具魅力。纵观中国文学,还没有哪一本书能够像《红楼梦》一样被当成一门学问去研究,而且一研究就是几百年,无数人靠它吃饭。你想研究清史吗?看《红楼梦》;你想研究园林建筑吗?看《红楼梦》;你想研究古代民俗吗?看《红楼梦》;你想研究诗词文赋吗?看《红楼梦》……《红楼梦》是借天地精华书写的文化宝库,感谢曹雪芹将它带到人间!

我不想说《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只想说“四大名著”委屈了《红楼梦》!

你是如何评价这部巨著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