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同槽司马氏父子接力篡夺曹家天下的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写道:曹操有一天晚上梦见“三马同槽而食”,醒来后心有疑惑,但不知道这个梦有什么含义,最终只得作罢。

在今天看来,这个含义就很明显了。三马同槽,意思就是说司马氏父子三人一起蚕食、篡夺了曹家打下来的基业。三马,指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槽”,谐音“曹”。(全文大约字)

一、司马懿

司马氏占有天下是从司马懿开始的,并且他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

司马懿,字仲达,被称作“冢虎”。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三国时代智谋诸葛亮之下的第一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初次登场时,官职仅仅是文学掾。但在赤壁之战过后,他凭着自己卓越的能力,慢慢成为了曹魏集团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在曹操去世时,他已经成了和曹洪、陈群、贾诩等人并列的托孤大臣。

其实,曹操曾多次怀疑司马懿,认为他有狼顾相,不甘心做臣子。但是司马懿故意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得勤勤恳恳、如履薄冰,成功消除了曹操的怀疑。即便如此,曹操终其一生还是没有重用司马懿,托孤时也安排了多人一起制衡他。

曹丕继位后,魏国重臣夏侯惇、程昱、曹仁、曹彰、贾诩先后去世,司马懿的权势进一步提升。

后来,曹丕四十岁英年早逝。而新上任的魏帝曹睿,即位时年仅22岁。如果说曹丕还能完全压制住司马懿,到他就已经开始压不住了。

曹丕给曹睿留的托孤大臣有四个: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

其中曹休在曹丕死后两年也死了,不算。所以这时的曹家已只能靠曹操的养子曹真。没错,就是那个面对诸葛亮屡战屡败、最后被一封信气死的那个没用大都督。

因此,司马懿此时已成了最大的权臣。更兼曹睿继位后,诸葛亮开始多次北伐,魏国的防御全都靠着司马懿,从而导致司马懿更受倚重。

在与诸葛亮的多年对抗中,他虽然多次吃亏,但也从未彻底失败。诸葛亮死后,他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对手。

尽管如此,司马懿面对比自己小25岁的年轻皇帝还是没有表现出不臣之心,官职越来越大,表现却越来越谦恭。为什么呢?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曹睿在35岁英年早逝,继承者是幼子曹芳,并且托孤大臣只剩两个:曹爽和司马懿。

这次时机终于彻底成熟了,司马懿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事变,杀死曹爽,成功夺得魏国政权。在隐忍多年、熬死三代主公之后,终于在70岁时,实现了目标。

三国乱世,他是最终的赢家。

二、司马师

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懿的长子,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

他初期和弟弟司马昭一起,在司马懿征战时跟随在左右。在司马懿死后,他接替了魏国朝政。

他进一步稳固了司马氏的权力。面对曹氏幼帝曹芳,他不再像其父一样保持表面的恭敬,而是凶相毕露、随意欺压。在曹芳试图反抗后,他直接废帝,另立了曹髦为帝。

司马师执政时间很短。在毋丘俭发动叛乱时,他恰好刚刚动手术割了肉瘤,伤口还在痛。但他为了确保取胜,带病亲自出征平叛。

最后叛乱成功平定,但他也因为作战时受惊,病情转重身亡,执政仅4年。

三、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上,司马懿的次子。在魏国朝政传到他手上的时候,国内形势已经基本稳定了。在平定诸葛诞叛乱之后,他已是魏国真正的国君,因此世上流传一句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时的魏帝曹髦还在试图反抗,于是他杀死曹髦,另立了曹璜(也就是曹奂)为帝。这个曹璜已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最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正式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

四、总结

司马氏占有天下花费了非常漫长的时间,其中司马懿最关键,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强化、稳定了政权。这就是司马氏父子三人接力篡夺曹家天下的故事,感谢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