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课外,以精读带博读,我这样来打造书

书香班级,不光要有漂亮的读书角,更要有热爱阅读的孩子。

如何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打造书香班级呢?我们来听听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劳动路小学曹晓娟老师的分享。

课内得法汲取养分

在教“民间故事”这一单元时,我采用“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的方法,不断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比如,《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我就依托“中国民间爱情故事”这一主题,拓展出《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让学生们进行阅读。

通过对四篇文本的比较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这些故事的人物不同,但结构相似度却很高。就这样,我带学生学生破译了民间故事的密码,这个密码也可以用在他们以后的阅读中,达到了“课内得法”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的目的。

共读一段时间后,我们组织读书交流活动:绘制民间故事连环画,并根据画册上的提示,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说说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文化观念。

活动前,我规定了画册的大小,并要求绘制简单封面与封底,与内容一起装订成册。

有的学生将连环画的主要信息梳理出来,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的学生通过画一个情节推进图,串联故事脉络;还有的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主人公的行动轨迹。学生们的表现方式各异,但对民间故事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都大幅提升。

学生们绘制的连环画图册都很精致,可称得上是一本本“图画书”。之后,这些作品陈列在学校作业展览区,还在学校“有效作业”展评中获得了一等奖。

注重积累多元化展开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我和孩子们便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开启彼此生命中最为纯粹的读书时光。唐诗、宋词、元曲,小说、散文……那些璀璨的作品,令我们如痴如醉。

对于诗词,我们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有时,他们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去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有时,他们会充分调动想像和联想,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浮现于脑海中,感受意境......

一篇篇作品,逐渐融入他们的人生。诗词对他们的语感、美感以及情感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关于经典名著,孩子们纷纷迷恋上《三国演义》,痴迷于书中每个传奇人物的故事中。作家的写作技艺更是令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很喜欢阅读,每天三三俩俩交流不停。

做笔记阅读时,要敢于放手。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批注方法后,允许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

老师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引导,保护他们的阅读个性并提供机会去发展。慢慢地,学生就会爱上阅读,爱上经典,爱上思考。

润物无声种子萌芽

读书多了,很多东西就变了。不要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存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中,还可能在文字里。

在一次习作中,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习作也有了“鲜味”。当时的写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或写“我的心爱之物高低床”的好玩,或写“我的心爱之物阳台摇椅”的陪伴,或写“我的心爱之物毛绒小熊”的可爱,或写“我的心爱之物滑板车”的倔强……学生从自我的观察、体验、感受触发,写出了童真、童趣……

他们在文章中流露出了真情实感,他们的习作有创意的表达,是因为他们经常处于阅读的感动之中,他们身上真、善、美的种子因大量阅读而发芽、开花、结果……

书香四溢硕果累累

我们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快乐阅读的班级氛围,以增进同学情谊,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情操,进而更团结进取,积极乐学。

我们开展了“悦读争章”活动,并向突出者奖励书籍。王致远、田晶等10多位同学先后获得书籍奖励。

年6月,我们班被评选为“西宁市第二届红领巾悦读中队”。

年7月11日和12月20日,我们班的读书成果分别在“亲近母语走进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低、中、高年级的儿童阅读实践探索”(点击查看)两个活动中进行分享,得到亲近母语和大家的认可与好评,这更加激励了我们对阅读的信心。

年11月,在“古诗词大赛”活动中,魏莱、董沁玥、侯宇宸三位同学经过激烈角逐,荣获一等奖。

相信,在书香班级建设过程中,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从阅读中获取精神的养料,经典的熏陶与书香的润泽,会使他们增长智慧,幸福成长。

相信,在书香班级建设过程中,我们能够真正促进每一个孩子对母语的亲近,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体认。

从阅读出发,以母语抵达,让我们一起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