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七大历史事件,受三国演义影响,一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出自小说《红楼梦》的一副经典对联。但用它形容《三国演义》的创作风格,同样形象贴切。一部《三国演义》,大大小小无数个经典情节,林林总总近千个人物形象,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然而书中不少情节和人物跟史实差距颇大,读者们分不清到底哪些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哪些存在虚构和夸大的成分,久而久之,连原本真实的事件,也被当作虚构的情节了。今天笔者来盘点三国历史上最容易被误解的七大真实事件,供大家品读指正。

1、关羽斩颜良

《三国演义》对关公的战绩多有虚夸成分,但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一事,却实实在在出自关公手笔。事件发生在官渡大战第一阶段的白马战役,按《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关羽既没有赤兔千里马,也不靠青龙偃月刀,单枪匹马冲锋陷阵,于万军之中直取上将首级,颜良大军瞬间瓦解,轻松破了袁绍的白马之围。

关羽

2、曹操杀华佗

按《三国演义》所载,华佗一心想为曹操的头风病去除病根,曹操却怀疑华佗要谋害自己,一怒之下将这位神医投入狱中,拷打致死。这一情节固然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但华佗被曹操所杀却是不争的事实。当时曹操征召华佗进入相府,想留下华佗做自己的私人医生,但华佗待了一段时间就借口回到了老家。此后曹操屡次派人催请华佗,华佗都托辞不往,失去耐心的曹操终于怒而拘捕华佗,以“不从征召”的罪名将其处以极刑。可怜一代神医,就此成了刀下亡魂。

3、吕布辕门射戟

在演义中,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当然,不少读者都知道,吕布的勇武形象被演义拔高了太多,例如著名的“三英战吕布”、“吕布独战曹营六将”等情节,都是小说虚构。但读者不知道的是,“辕门射戟”这样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却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按正史记载,吕布为了阻止袁术的部将纪灵消灭刘备,设计用“辕门射戟”的游戏为两家解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枝。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出自《三国志·吕布传》)最终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术平息了一场战斗,保住了刘备。

吕布

4、关羽刮骨疗毒

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被罗贯中的生花妙笔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感人。这段故事读来惊心动魄,似乎显得夸张不实,不少读者更认为这完全是虚构的情节,毕竟一个正常人怎么可能忍受刮骨的剧痛?然而正史《三国志》却详细记载了关羽刮骨疗毒一事,只不过为关羽动刀的并非华佗,而是不知名的军医。“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段话出自《三国志·关羽传》,说的是关羽在刮骨疗毒时还跟众将饮酒谈笑,跟《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分毫不差。

刮骨疗毒

5、刘备托孤遗言

据《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记载,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并嘱咐他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意思是说如果太子刘禅值得你诸葛亮辅佐还好,如果他没有帝王之才,你可以自立为帝。一生致力于帝业的刘备,真的说过让诸葛亮随时取代刘禅的话吗?答案是肯定的。且看《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不管你骂刘备虚伪做作也好,骂他心机深沉也罢,这句话确实是刘备所说,而且当时在场的人除了诸葛亮,还有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刘备托孤

6、诸葛亮创八阵图

八阵图确为诸葛亮所创,只不过它并非演义中所描述的迷宫、怪石阵,而是一种兵法图阵。所谓八阵是为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及蛇蟠阵,每个阵型都由三十二队士兵所组成。晋朝干宝的《晋记》以及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都有相关的记载。

7、死诸葛吓退活司马

不少读者认为这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贬低司马懿而编造的情节。然而历史上确有其事,只不过这不是诸葛亮的遗计,而是蜀将姜维和长史杨仪的计谋。按正史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察觉,率军追赶。两军相近时,姜维和杨仪命令蜀军反旗鸣鼓做势佯攻,司马懿不敢逼近,只好退兵,蜀军远离追兵之后才发丧。事后,当地的老百姓就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笑话。这件事不但载入了跟《三国志》一样有“良史”之称的《汉晋春秋》,同时也载入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宣帝纪》。

诸葛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