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期)
先说一个小小的公案,那就是关羽之死,到底是谁杀的?
为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演义第77回关羽之死的大略情况:
关羽兵围樊城,前顺后阻,遭遇到曹操派遣来的大批援军之后,尤其徐晃来到后,关羽被曹仁徐晃里外合击,最终无力再战。同时,荆州诸城向东吴投降。关羽无力进攻,也无路可退,更无兵可求援,比如上庸守将就拒绝了关羽的求援信。无奈,关羽只得一路败逃,从麦城作短暂停留后,再继续北逃,遭遇东吴将领马忠的埋伏,关羽的赤兔马被绊倒,关羽被俘虏捆绑。
马忠将关羽押送回来后,孙权非常高兴,召集全部将领来到大帐,亲自劝降,说了一番仰慕之言和渴求之语,可是遭到了关羽的大骂。
原本,孙权和关羽就有过节,那就是之前孙权准备和关羽联姻,但是遭到了关羽的“虎女焉能嫁犬子”之羞辱。
如今孙权为了大局,不计前嫌,按说还是比较有风度的。可是关羽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兼第一重臣,他骂孙权拒降也是预料之中。
因此,孙权劝降关羽这出戏,彼此是都心里有底的。孙权如此做,倒更像找到一个杀掉关羽的借口。因为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他们心中的之前预料:孙权不计前嫌劝降,关羽则誓死不降。
孙权最后选择了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
如此说来,关羽之死直接凶手当是孙权。
可是关羽死后,却没有找孙权要人头。
他找谁呢?
他找了两个人,第一个是吕蒙。
他找吕蒙,倒也可以理解,是吕蒙带兵偷袭了他的荆州大本营,导致他无家可归走投无路,落得被杀之结局。问题是,吕蒙并未直接杀他。但他却阴魂附身吕蒙,只是大骂了一顿杀自己的凶手孙权,而直接却索了间接害死自己之人吕蒙之命。此事,说起来,也没道理。
第二个人是玉泉山的高僧普净。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谁杀了你,你找谁。
那么关羽之死是因吕蒙和孙权造成的,甚至跟那个小马忠也有关系。
所以关羽找吕蒙和孙权的麻烦,倒是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然关羽死后,其魂不散,却找到了玉泉山高僧普净这里,说:“还我头来!”但为何和尚只用1句话就把关羽顶了回去?其中原因尽在此4字之中:因果报应。
那么何为因果报应?
佛家经典《涅槃经》有言:业有三报,一是现报,就是今生之罪今生报;二是生报,就是今生之罪来生报;三是速报,就是现在之罪现在报。
也正因此,当关羽对普净高僧说“还我头来”的时候,普净高僧说了一句话就让关羽哑口无言了。普净高僧说:
“后果前因,彼此不爽……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
普净高僧一言对关羽生平的情况,基本做了一个概括。
按照《涅槃经》业有三报之细则,关羽人生的因果关系当属“现报”,即今生之恶今生报。
关羽的今生之恶,普净高僧已经指出,即在官渡之战时以偷袭的方式杀了颜良,又斩了颜良的首级。后还是在官渡之战,关羽凭借着赤兔马之快,从背后不太光明的杀掉了文丑。此后,更有过五关斩六将,然则此五关六将皆是忠于职守之将领。他们的性命难道不是性命?他们死了,找谁讨要自己的头颅呢?
倘若以“因果”为根基,每个人都要讨要头颅的权力,然则人人都找关羽讨要,关羽不过一颗首级,够给谁呢?
故此,高僧一言,点破了因果关系之症结所在。同时,实则带有一定的指责之意,令关羽在顿悟的时候,也深感羞愧。
而孙权和吕蒙不过是关羽“现世报”的执行者而已。
所谓“因果报应”,从来都是环环相扣,不曾漏放过一个人。
比如孙权杀关羽,但孙权在称帝之后,尤其晚年,忽然性情大变,其死后,子孙为了争夺帝位,更是互相残杀。可谓是“生报”,今生杀了关羽的恶果,到了来生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吕蒙则是速报,前面刚致关羽于死地,紧跟着报应就来了,七窍流血而死。
反之跟关羽有关的曹操,则略有不同。早年曹操待关羽恩重如山,甚至在关羽挂印而去斩杀自己多位守关将领的情况下,曹操依然心怀宽宥,放关羽而去。此行,即积德之举。后到华容道时,关羽不惜违反军令状丢了自己的性命,也要放曹操离开。这是一种最为明显的因果关系。
总的来说,因果报应在某种程度上是遵从自然变化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而且佛家所说“业有三报”其实贯穿了人的生前和死后,并非单一的某一种。因为人生而为人,难免犯错,区别无非是错误的大小不同而已。犯了小错,则会速报,只是这种速报有的能感觉到,有的甚至自己都感觉不到。而犯了大错,甚至是大罪孽,那么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结语:从关羽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佛家的“因果报应”,其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惩戒,而是为了警戒人们在人生之年,当多行善事,以实现助人自助。(文/说历史的女人·风满楼)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涅槃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