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谈谈作者对魏延形象塑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对于《三国演义》中魏延的这一人物形象,想必很多读者都是持有反对态度的,魏延在三国演义似乎给读者们的印象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但我们知道魏延在登场之时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

在迎接刘备入襄阳城之前,魏延曾怒斥蔡瑁、张允“以图爵禄,非义士所为”,在长沙城斩杀韩玄,救下老将黄忠,献出城池给刘备。刘备在世时,魏延展现出的忠肝义胆非常突出。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更是蜀军中不可多得的将领,善于思考,有战略头脑,并非一介莽夫。总的来看,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出的是一个骁勇善战,爱憎分明的将领。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为抬高诸葛亮的形象,有意贬低魏延,为了保证人物形象和历史真实性,作者内心也是较为矛盾的,导致魏延的形象前后似乎有一些矛盾,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手法,读者们对于魏延这一形象也是更加深刻。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性。

一、历史上的魏延是个怎么样的人?

1,战功显著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形象在读者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其“脑后有反骨”,魏延骨子里就是一个叛逆,不忠之人。但在《三国志》中,并没有对魏延造反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可见魏延原本是刘备的亲信将领,在后来刘备做了汉中王,准备迁至成都,留一重将镇守汉中,刘备选择了魏延。刘备问魏延是否有信心,魏延回答:“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问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大王吞之。”当时刘备和众人听了魏延的宏论都很高兴。后来诸葛亮镇守汉中时,任命魏延为督前部。建兴八年,魏延大破雍州,进封南郑侯。

2,自视过高

,魏延在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将领的魏延勇猛过人,同时很会管理军队。但魏延的缺点也很明显,经常瞧不起人,自视甚高。长史杨仪和魏延的矛盾较为突出,两人水火不容。对于诸葛亮,魏延也并非是唯命是从,经常会在诸葛亮面前提出不同的意见,当然这也是他的长处,但魏延的意见若没有被采纳,便大发牢骚。

如“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以韩信自称,可见其自大之处。诸葛亮的“制而不许”也让魏延感到不满意,认为诸葛亮胆小。感叹自己的才能没有发挥。这些都可以看出来魏延的自视甚高。

3,意气用事,但未想过反叛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魏延是刘备的亲信,并没有反叛过谁。在刘备和诸葛亮在世之时,魏延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从没有想过反叛。但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事情变得有些复杂,以至于有人认为魏延想造反。

根据《三国志》中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的话“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军击贼。”

可以看出,魏延并没有造反的想法,只是想要率军击贼,“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勤,作断后将乎?”魏延是对监军杨仪不服,后来魏延一怒之下领军难归,一路烧绝栈道,和杨仪两人争相上表朝廷,互报对方为叛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延意气用事的性格,但不能说魏延有谋反之心。

4,悲剧性人物

魏延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最终被马岱斩杀。魏延自视甚高,导致周围人避而远之。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不顾大局,意气用事,导致众叛亲离,被斩落马下,还背负了“叛徒”的骂名,实在是很可惜。

当然,我认为,诸葛亮也是导致魏延悲剧下场的推力。诸葛亮在对待魏延时,总是不放心,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诸葛亮没有做到像刘备一样放手任用魏延,不愿意认真考虑魏延的意见。其次,诸葛亮本人并不喜欢魏延的性格,这导致诸葛亮先入为主,不能够正确的任用魏延。

还有就是在处理杨仪和魏延问题上,似乎有意排挤魏延,在托付后事的时候,魏延作为蜀中大将,却把他排除在外,只留给“断后”的指令。这让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只有进一步加深。

二、《三国演义》魏延形象塑造的矛盾之处

罗贯中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塑造每一位形象的时候都追求完美,特别是在诸葛亮的塑造上,几乎没有一点瑕疵。这也导致了魏延这一形象上的矛盾,人物形象的不统一。主要分两方面分析:

(1),观念上“忠臣不事二主”和“良臣择主而事”的矛盾

人们如何评价一个人物形象,主要看的还是他们的品德,中国古代是被传统的伦理道德约束着他们的社会生活的。在《三国演义》中,单论武力,我们肯定会想到吕布,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武将。但是对于吕布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因为吕布有勇无谋,贪恋女色,还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也是被刻画成了一个小人的形象。作为一名武将,忠君爱国,对主上绝无二心是必须具备的品质。但在三国时代那样一个战乱年代,“良臣择主而事”也是值得肯定的。像赵云认识到了公孙瓒并无远大志向,主动归顺刘备,并且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后人的尊敬。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似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魏延先是在襄阳城准备杀了阻挠刘备入城的蔡瑁、张允。后来在长沙城见义勇为,斩杀韩玄解救老将黄忠,献出长沙城给刘备,结果差点落得被诸葛亮斩首的下场,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诸葛亮评价魏延“脑后有反骨”,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识人之术似乎并不高明,像任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任用杨仪做领军却导致蜀军内讧。我认为,这或许是作者内心的矛盾,想丑化魏延而美化诸葛亮,就必须在道德伦理方面至魏延于不忠不义。魏延并没有投降,最多只能够算是弃暗投明。作者对于魏延的事迹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魏延的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

(2),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为贤者讳”的行事原则的矛盾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体现人物形象不会通过直接的评价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安排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让读者自己去了解体会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给我们读起来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因为罗贯中坚持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尽量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也是尽量保持人物的形象统一。

在魏延这一角色的刻画中,作者虽然有意贬低魏延,但也认识到了魏延的历史真实面貌。杀韩玄,救黄忠体现了魏延的勇武过人和“善养士”的特点;向诸葛亮提出子午奇谋体现了魏延的战略眼光。但整体来看,作者“为贤者讳”的传统观念,不愿意让诸葛亮的形象受损,对于诸葛亮的缺点可以说是讳莫如深。

书中对于魏延的很多情节,作者的本意就是是要贬低魏延,例如在五丈原之时,魏延踩灭诸葛亮的求祭北斗的主灯。读者们看到肯定是非常排斥魏延的。但仔细一想,书中的情节在今天看来实属迷信,要想给魏延加罪名实在是“莫须有”。这也体现出了作者在魏延这一人物形象刻画上的矛盾。

结语: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确实称得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作者能够将三国时期这一战乱年代纷繁复杂,描写的栩栩如生,情节也是引人入胜。可见罗贯中的写作手法之高超。或许对魏延这一形象描写一个小小的失误,但却也不影响《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精彩程度。

在我看来,再伟大的作品也难免会有瑕疵。也正是作者对于魏延这一人物形象描写的矛盾之处,让我们对于魏延这一人物印象更加深刻。小说在塑造魏延形象之时,将魏延桀骜不驯的个性表达的非常明显。但也充分的体现出了“忠”这一重要主题。魏延的桀骜不驯和作者所弘扬的“忠”不相吻合,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魏延的形象塑造上会有矛盾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