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民间小说之一,其中很多经典章节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书籍,戏剧,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但你知道多少这其中的虚构章节?又是否了解它们带来的正面意义?桃园结义一.桃园三结义在三国演义的开篇,刘关张三人相识的第二天就来到桃园结拜为兄弟,从那一刻起,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死的名言就被后世作为情深意广的至高概括流传至今,以至于民间以桃园结义为榜样的效仿者不计其数,下至江湖绿林好汉,上至当朝统治者,有史料记载,清顺治皇帝就与蒙古各部首领结为兄弟,并以刘备自诩,把蒙古诸汗喻为关羽。然而,在正史三国志里面,却并没有刘关张三人举行结拜,举行结义的这个形式,只是说他们三人关系很好,恩若兄弟。过五关斩六将二.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在《三国演义》中,徐州之战曹操大胜,刘备兄弟三人失散,张飞在古城做了县官;刘备兵败转投袁绍,关羽曹操约定,一旦有刘备的消息,必定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白马之战后,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投刘备。这些故事个个精彩绝伦,对塑造关羽的品德,人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通过一连窜极具道德倾向的情节,罗贯中将关羽降汉不降曹的忠和挂印封金的义渲染的异常充分,特别是当关羽为了心中的一个义字而千里走单骑,最终找到兄长刘备的那一刻,一个忠义神勇,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就已经在世人心中扎下了根。作者罗贯中用了四个章回的篇幅来描写这段故事情节,但在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中,却只记载了刘备兵败徐州,关羽被曹操擒获,紧接着在官渡之战中,关羽建立奇功,于是曹操上表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然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却封金挂印,留书拜辞曹操去寻找刘备,篇幅不足三百字。火烧赤壁三.赤壁之战借东风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这是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大决战,赤壁之战前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局势,赤壁之战后基本上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国历史的大幕由此正式拉开。小说中诸葛亮以奇门遁甲,呼风唤雨的法术借来了关乎战局胜败的东南风,完全将头号功臣周瑜的功劳抹杀的一干二净。同样,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找到任何与此相关的记载。那么,这东南风又是怎么来的呢?乌林在长江北岸,赤壁在长江南岸,长江在此处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的走势,隆冬季节北风呼啸,这时如果从赤壁火攻对岸的乌林,火借风威,风借火势,其结果只会是玩火自焚,所以火烧乌林唯一可能成功的机会就是在北风盛行的隆冬时节刮起一阵东南风。赤壁所处云梦泽比现在大的多,水量也充沛的多,可以说是相当壮观的,唐诗里还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产生湖陆风的几率是很高的,所谓湖陆风就是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热空气往上升,湖面上的风就过来补充,这个叫胡风,太阳下山后,湖面的水温高,热空气往上升,地面的风就吹向湖面,这个叫陆风,这个陆风的方向正式周瑜他们战斗所需要的东南风。空城计四.空城计“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这段脍炙人口的唱段来自京剧《空城计》,戏中情节出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因马谡失守街亭,十五万敌军兵临城下,而这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五百名老弱残兵,危机之中诸葛亮用空城计退敌,打赢了这场与司马懿的心理战。虽然在古籍《全晋文》中有一篇文章叫《条诸葛亮五事》,作者是晋人郭冲,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做过的五件事,其中第三则就是后人熟知的空城计,可以看出郭冲是一个诸葛亮的崇敬者,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还是曹魏的都督荆州诸军事,他是掌管荆州这个大区军事的,他驻扎在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所以驻扎在南阳的司马懿跟正在西北祁山一带的诸葛亮根本就见不着面,因此空城计根本不可能在他们之间发生,并且正史《三国志》中同样没有相关的记载。在三国演义中那些被人传颂的名段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温酒斩华雄,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等,不胜枚举。有人认为,单从人们使用成语俗谚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一书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中文世界成语俗谚的一个重要源头。中国的一些成语其实是从三国的历史中演化而来的,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鱼得水,也有些是直接从三国演义里面来的,比如初出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些俗谚是从三国的故事中引申而来的,表达了老百姓的理解和评价,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说三国演义就像一个巨大的湖泊,汇聚了诸多水源,融会贯通,奔流到海,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从童年时代就开始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当中,伴随着人们一同成长,他们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语汇,更是潜移默化地雕琢塑造着整个民族的性格,三国的世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