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故事探源鞭打督邮究竟是张飞所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http://www.ykhongye.com/m/
接上回继续说,这回为大家带来《三国演义》小说第二章故事探源,原著章回题目为: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原著小说第二回故事概括这一章是《三国演义》小说第二回,主要讲述了朝廷各路军队讨伐黄巾军;而刘备在参与讨伐黄巾军之后,因功被封为安喜县尉;十常侍祸乱国事,外戚何进与袁绍、袁术兄弟密谋诛除十常侍。刘备劝名将朱纳降小说中曾有刘备向东汉末年名将朱献策,劝朱招纳黄巾军党羽归降,就属于类似于招安政策一样。但是真实历史上想出这个办法的其实是名将朱本人,据《后汉书·朱传》所载,朱当时与部下幕僚商议对付黄巾军之策,而史书中所记载朱是与张超等人商议,而招安纳降的计策则是出于朱本人所想。盖因当时刘备官位级别非常低,根本没有资格与名将朱商议对付黄巾军的对策,而小说中为了凸显刘备地位和才智,所以才虚构出了刘备为名将朱献策之事。刘备破黄巾军,张飞欲杀董卓这章故事中有一段描写董卓在参与讨伐黄巾军战斗中失利,险些被黄巾军围杀,多亏刘备带领关、张和军队赶来救了董卓,后来董卓答谢刘备救命之恩时,询问刘备官级地位,结果发现刘备地位很低,不屑再与刘备说话而走,张飞怒不可遏,想追上去诛杀董卓被刘备劝阻。关于张飞欲杀董卓之事在《三国志》张、董二人传记中均不见记载,正史中关于刘备参与讨伐黄巾军之事记之甚少,只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刘备因讨伐黄巾军战功被封为安喜县尉。因此刘备在讨伐黄巾军时期地位应该非常低下,他几乎不可能与当时身为东汉派出讨伐黄巾军的三路统帅之一的董卓正面相遇。(东汉最初派出讨伐黄巾军的三路统帅是卢植、皇甫嵩和朱,后来卢植被宦官陷害,朝廷派出了董卓替代了卢植)孙坚与刘备合力围攻黄巾军小说中关于孙坚的出身描述倒是与《三国志》中大致相同,历史上的孙坚在讨伐黄巾军时,还算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孙坚最初在淮、泗一带招募乡勇,响应朝廷征伐黄巾军,当时孙坚的官职是县丞,孙坚招募到一千多士卒加入到了朱的军队。朱当时非常赏识孙坚,战事还未开始就已经上表朝廷表奏孙坚为佐军司马,可见这时期孙坚的官职和地位相对刘备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刘备当时在讨伐黄巾军时就是白丁,属于民间武装力量头领,所以他的身份地位比较低,不可能与已经有了一定身份和地位的孙坚合军围攻黄巾军。这段故事在《三国志》两人传记中都不见记载,由此可见,还是小说中为了彰显刘备形象而虚构出的情节。孙坚、曹操、刘备三人几乎算是同时代人物,而在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时期,应该是以刘备年纪最小,资历最浅,身份地位最低;孙坚次之;曹操应该是三人中年纪最大,出身最好,身份地位最高。根据《三国志·武帝纪》所载,曹操在讨平颍川(现今河南禹州、登封等地一带)黄巾军后,就已经被封为济南相了,官职已经算是三人之中最高了。怒鞭督邮小说中曾写刘备面见侍中张钧,自陈讨伐黄巾军的功绩,才在安喜县出任县尉以后,被郡里派下来的督邮百般刁难,最终脾气火爆的张飞忍受不了大哥刘备受人欺辱,最终张飞怒鞭督邮,刘备为了顾全兄弟义气,一气之下挂印辞官。先说刘备面见侍中张钧,这件事于正史无所记载,张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东汉末年时期高官,因向汉灵帝进谏诛杀宦官十常侍以谢天下,惹怒汉灵帝和十常侍,被收监狱中迫害致死。历史上的张钧是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但是和刘备并无交集,史书中只记载了刘备在讨伐黄巾军后被任命为安喜县尉。而历史上确实有怒鞭督邮这件事,但是却并非张飞所为,而是刘备本人亲自所为。《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在讨伐黄巾军之后,被任命为安喜县(现今河北迁安一带)县尉。督邮是汉代很重要的官职,是汉代郡守的代言人,汉代一个郡就和现代的市一样,通常管辖数个县,而督邮是代表郡守,每年要去各个县宣达政令,同时还要监督检查各县的政绩和官员品行操守,所以督邮很大一部分职能就相当于现代的市纪委巡视员。而由于督邮属于代表郡守巡视各县,还能汇报各县官员政绩和品行操守,所以这个职位是个肥缺,在汉代督邮这个职位经常被一些人用来勒索各县官吏,收取贿赂。刘备在出任安喜县尉后,恰逢郡里派出督邮巡视各县,而巡视刘备这个县的督邮就是上面说过的那样的贪官,毕竟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所以官员大多贪纵不法。因为督邮向县里各级官吏勒索钱财,而刘备为官正直没有钱财孝敬督邮,所以督邮对刘备极为不尊重,刘备曾经前去拜访督邮,吃了督邮的闭门羹。刘备愤怒之下直接打进督邮府上,将督邮绑在树上鞭挞百余下,刘备本想怒杀督邮,后来在督邮的苦苦哀求下,刘备心软饶了他一命,于是刘备将官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弃官逃亡了。从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真正暴脾气的是刘皇叔,毕竟当时刘备年纪正当青年,有些暴脾气很正常。历史上刘皇叔这暴脾气一上来也不逊于小说中的猛张飞。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张飞是类似于周瑜一类的儒将,是比较斯文有礼的儒雅军人,而小说中出于人物刻画的需要,把张飞刻画成了粗鲁莽汉,让后世人误解而已。而鞭打督邮这件事,因为小说中要刻画刘备的仁义宽厚形象,所以把这件历史上发生在刘备身上的事安在了莽汉张飞身上。历史上的刘备也是有脾气的一代君主,大事上他可以忍气吞声,但是像督邮这样小人物身上他不可能忍气吞声,外加刘备当的这个县尉官职非常低微,胸中也压抑着怀才不遇的压抑感,所以刘备爆发了,鞭打了督邮弃官而走。刘备一生非常善于建立仁义宽厚的人设,而鞭打督邮这件事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能让刘备抒发真性情的事情。历史上刘备在怒打督邮弃官而逃后的事情也基本和小说中写的差不多,刘备在同窗学友公孙瓒和名将皇甫嵩的保举下出任了别部司马、平原令。出任平原令以后刘备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事力量,虽然很小很薄弱,但是刘备最后却也是依靠在此任职期间招揽到了如简雍、孙乾等人才,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何进弑杀董太后小说中这一章还写到汉灵帝临终前,他的生母董太后曾经多次劝汉灵帝册立刘协为太子,但是汉灵帝却驾崩了,在汉灵帝死后,何皇后及其哥哥大将军何进拥立了何皇后之子刘辨为太子,继位为汉少帝。汉少帝继位后,大将军何进大权在握,他为了报复当初董太后进言想立刘协为太子,诛杀了董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何进后来更嚣张的弑杀了董太后。其实历史上董太后并非被何进所弑杀,而是因侄子董重被何进诛杀,忧惧而死。历史上汉灵帝在位期间,昏庸无道,任由外戚专权,后来发展到汉灵帝居然想和大舅哥大将军何进争权的事情,所以才引发出了汉灵帝为了巩固权力,任用了袁绍、曹操等人为西园八校尉。汉灵帝的皇后何皇后非常善于吃醋嫉妒,汉献帝刘协生母王荣就是因为何皇后嫉妒王荣生下皇子,下毒药毒死了王荣,当时王荣受宠,汉灵帝曾经想废掉何皇后,奈何何皇后背后有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十常侍支持。后来汉灵帝将刘协交由母亲董太后抚养,所以董太后与刘协祖孙感情非常深厚,多次劝汉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由此董太后与何皇后婆媳产生利益纠葛。当然,董太后也不是什么好鸟,她想立刘协为太子,无非是为了将来为自己的侄子董重专权铺路,为了让自己的娘家族人可以操控东汉政权而已。所以说董太后与何皇后争权纯粹是狗咬狗而已,因为这两位汉灵帝身边最亲近的女人,都没抱着什么好心去争权。汉灵帝死后,董太后的侄子当时的骠骑将军董重与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争权,最终何进胜利并掌握了大权,何进为了报复董太后,便罗织罪名将董太后的侄子董重抄家下狱,董重知道与和何进争权失败在狱中自杀,董太后得知董重死后,忧惧而死。历史上的何进虽然大权在握,但是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弑杀董太后,小说中刻画何进弑杀董太后,无非是为了更加突出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何进为三国乱世的创造了开端。历史上何进谋诛十常侍和小说中记载差不多,十常侍最初是与何进兄妹联手,属于一个政治利益团体,何进大权在握后,认为十常侍阻碍他的权力,所以谋诛十常侍。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袁绍和曹操,最初汉灵帝在世时何进权力就已经很大了,汉灵帝为了分何进的权力,特意征召了袁绍、曹操等人出任西园八校尉,就是为了用他们压制何进,而汉灵帝去世后,本来用以压制何进的西园八校尉的袁绍和曹操二人却投靠了何进。其实这主要在于袁绍和曹操在青年时代还是比较热血,他们认识到了何进大权在握后,十常侍成为了何进揽权的障碍,所以他们想借助何进之手诛杀十常侍,重振东汉朝纲,所以就有了历史和小说中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十常侍的事情。小说中关于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十常侍是出自《后汉书》和《三国志》,在何进与袁绍二人传记中都有记载,何进因为袁绍家族累世名门望族,四世三公,所以对袁绍及其从弟袁术非常亲近厚待。至于曹操参与其中主要是因为袁绍的原因,青年时代的曹操与袁绍是至交好友,都属于东汉末年的热血青年,而曹操早有诛杀奸宦十常侍的想法,所以曹操跟随袁绍一同跟随何进参与密谋诛杀十常侍。总结《三国演义》小说第二章基本都是源自史实加工出来的故事,还是有一些与史实有出入,主要在于鞭打督邮的事情,其实这一章故事还是侧重于突出刘皇叔的仁义宽厚形象,夸大刘备在当时的作用和表现能力。不过这么写毕竟符合全书整体“尊刘”思路。下一章将解读《三国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文/小岛知风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