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什么没有对三国后主下

中国的历史中总能找到成功的共同点,也都能找到每个朝代陨落的不同之处。“以史为鉴”可以让后世之人更早地了解危机,避免危机。

纵观中国的千年历史,一统地朝代过后就会出现分裂之态,此时往往处在世道混乱,民不聊生的阶段。在秦朝覆灭后,就进入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即使到后期汉朝一统,仍然逃不掉群雄争权的局势,所以才有了后世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说法。

我们的民族是汉族,所以很多人对汉统一时候的文化比较感兴趣。事实上,后面朝代也确实受到汉朝的影响很大。

就以《三国演义》书中所描述为例,我们从中能看到,书中很多立权之人都以为汉室宗亲集结兵马割据占地,或上演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可见保留汉室或者其他较大宗族是获取权利的手段,如此才能出师有名,占地而得民心。

经过多年的战争,分裂的国家变成三国之势,后由司马炎抓住时机,成功地将分裂的诸国统一成一个国家,那就是晋国,而司马炎也成为晋国开国的皇帝。

根据历史的规律,成为皇帝的人必然会灭掉其他国家的领袖。

可是历史的规律也有例外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什么没有对三国后主下手?甚至很多后主身边的谋士,他也都给予官职。

也许你要赞扬司马炎的胸襟,可是,一个帝王怎么会有妇人之仁?他之所以能放过三国后主,不过是为了自己,需要得民心。

中国的文化很多,其中道家、法家、儒家是备受推崇的三类,作为皇帝必然需要懂得用计谋,有大局观,要把控国家的导向,所以必然会用道家。而官员多以儒家为主,他们在意的是君王是否是明君、仁君。

公元年,司马家的势力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实际掌权人本身就是司马家族。虽然王族中还有很多人对司马家不满,但是碍于实力差异,无法改变。

于是在司马炎继承父亲爵位后不久,他就逼迫魏元帝退位,自立为王,由此开始为晋国统一大业拉开序章。

想要统一就要运用军权灭了蜀国和吴国。于是,在公元年,大将邓艾使用计策大败蜀国,进而让蜀国后主刘禅投降。不久晋国兴军攻吴国,吴国也投降,自此,晋国完成统一三国的历史大任。

刚刚统一,国家处在民心不稳阶段,司马炎骤然杀掉后主会引来天下儒士及百姓的诟病。

因为他是皇帝,他在意史书后传如何流传。所以为了挽回人心,招揽天下贤臣,他不得不善待后主。他不仅不能杀掉后主们,还要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即便是做样子也要做得更真诚。

可以说,如此大义之举,不过就是司马炎作为帝王的运用的手段而已,真心与否,对于他本人来说根本无关紧要。

性格使然

一个人成功与否需要看个人的机遇和能力,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走向成功。

司马炎的成功在于他有先辈铺路,他的祖父、父亲、伯父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枭雄,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才有他后来的一统天下。

只是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司马炎性格上有优势也有缺点,他本身具有很好的军事和政治才能,较好的家境也让他自信且多疑。

对于司马炎来说,将后主放在哪里都不如放在自己身边更让人放心。即便是此时的后主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也不想看到任何一点火星而燎原的态势。

杀掉可以一绝永患,但是他的自信告诉他,现在的晋国人强马壮,人才济济,没有哪个国家能比拟,所以他不肖杀掉他们来让后人诟病,不如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如何治疗好这硕大的国家,建立遗世功勋,千古留名。

在司马炎看来,让对手干巴巴地看着自己成功,看到他们落败的满足感,远高于杀掉他们。

所以说,司马炎选择将曹奂封为陈留王,刘禅封为安乐公的做法不难理解,只要将他们困在眼皮底下,让他们当闲散的富贵人,司马炎就没有后顾之忧。

其实,他身边的很多谋士都奉劝司马炎应该杀掉后主,以绝后患,但是他都拒绝,力排众议,做出如此决定正是源自晋王本身的高度自信。

自身军权稳固

每一个国家的政权更替都有军队参与。军队的实力就是权利可以企及的地方,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经过长年的作战,魏蜀吴三国的势力已经被消灭殆尽,曾经忠心辅佐的人也都已经去世,在此阶段,更是没有出现什么良臣大将,唯一比较好的将领也都在晋国的麾下。

在这样的形势下,灭掉魏蜀吴三国是顺势而为,甚至没有当初诸葛亮的连年征战,更是没有魏延的攻魏之战,轻轻松松的统一三国魏晋。

对于司马炎来说,确实在征讨过程中没有遇见难以逾越的困难,因为晋国兵力已经远超三国,他们已经失去与晋抗衡的实力。即便没有征讨,随着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被吞并是必然走势。

《三国演义》书中曾有记载,蜀国后主投降后,晋国皇帝宴请宾客,此时刘禅谋士私下建议要求刘禅装哭泣,而言语间表现思念故乡之意,遂而返归故土以图东山再起。

后主刘禅照做,然此计被司马炎看穿,遂问刘禅道“是为何意?”刘禅不知如何回答,只道出实情,司马炎听罢,更是大笑不已。

可见,当时的三国后主中已没有有才和谋略之人,所以司马炎没必要顶着骂名,大费周章地杀掉他们。

历史上的伟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打造自己理想的国度。古代的枭雄们也希望能在乱世中创建丰功伟业,以耀门楣。

由此才出现五代十国的各种争斗,多年的战乱让更多的人都希望停止战争,此时晋国的势力很强,由它统一,既能服众,又能避免之后多年的战争。

虽然说历史上展示的是司马炎灭三国统一为晋,可实际上,他的出现就是历史所驱,及他能完成的伟业皆是偶然,也是必然。没有这个晋国,以后还是会有其他国家来完成统一的任务。

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对历史规律有了深入了解,通过各种事例能跨越千年去理解当时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

只有理解他们的行为才能便于找到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诱因,从司马炎的性格,家庭背景及当时的情况,很容易理解当时晋王没有对三国后主下手的原因,并从中找到值得我们现代人所借鉴的点。

只有我们国家做到敢于改变,且能不断提升,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任何改变,顺利地迎来中国辉煌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