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很有名的历史小说,还多次被拍成影视作品,内容是描写东汉末年,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故事;但其实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除了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政权存在,只是被作者罗贯中所忽略而已。
▲三国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崛起。(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被罗贯中遗漏的国家,就是位于辽东地区的燕国;燕国从年初成规模,到年被司马懿所灭,立国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都还要长6年。而燕国的开国之主公孙度,也是一个堪比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乱世枭雄。
公孙度(年-年),字升济,幼名阿豹,是幽州辽东襄平人。永康元年(年),跟随其父公孙延躲避战乱,迁往玄菟(tú)定居。
公孙度刚开始只是当一个小小的郡吏,后因幼名阿豹与玄菟太守公孙琙早逝儿子公孙豹相同且同岁,从而受到特殊照顾。公孙度先被推举为尚书郎,不久又升为冀州刺史,但因而引起非议而作罢。
后其同乡徐荣在董卓手下做事,举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本因出身低微为当地人所轻视,但他一到任后就先笞杀襄平令公孙昭,执行严刑峻法,夷灭百馀家以立威,甚至是郡中豪门望族的田韶等人,与公孙度无怨无仇也被借口杀了。
此后,公孙度又不断开辟疆土,收服扶馀国,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后讨富山贼寇,实力大增。据《三国志·东夷传·夫馀》:
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句丽、鲜卑强,度以夫馀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
又据《三国志·东夷传·高句丽》记载:
公孙度之雄海东也,伯固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等助度击富山贼,破之。
初平元年(年),公孙度知道中原大乱,对其亲信柳毅、阳仪说道:“汉室要灭亡了,度想要与其属下商量谋取王位时机。”
当时襄平延里祀社生了一块大石头,有一丈,而且有三个小石子做其足,有人对公孙度说道,此石的形状差不多类似汉宣帝的皇冠类似,所在延里的名字为“公孙延”,这就显示出了公孙度拥有自己的土地了,而且有三公作为辅佐。
公孙度听到高兴。原本河内太守李敏,郡中知名度高,因嫉恨公孙度所为,而恐怕被公孙度所害,带领其全家搬去一个小岛住,公孙度知道后,很生气,将李敏的父坟剖开焚尸,诛灭其族。
说起公孙度的崛起过程,他幼时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公元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羽翼渐丰。不久,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开疆扩土,广招流民,俨然以辽东王自居。
▲公孙度俨然以辽东王自居。(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当时处于乱世,而燕国也只是一个小国家,自然不敢去招惹魏蜀吴这样的大国,燕国也就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不去参与战争,而且燕国离中原也是很远的,燕国的影响力也很小,基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但是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主要是讲政权事迹的,而像燕国这样处在边缘的国家,影响力是十分小的,所以罗贯中便把燕国给忽略掉了,没有把燕国看成是一个国家,将它看作是一个割据的政权,所以罗贯中也没有将燕国写入《三国演义》中。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