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爱哭的皇叔吗他的

今天我们就说说刘备哭的艺术,有一句话叫做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句话呢,基本上是用于《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当中,并没有多少刘备哭的记载,它是史书,史书主要是史料的价值,他对于一些细节记载的不是很清楚。而且这里面儿哭的艺术更多的是一种文学创作,所以说咱们这篇主要谈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

新版中刘备的哭

《三国演义》里面儿这位刘皇叔没少哭,和他接触过的人,大部分人都看着他咧嘴哭过。反正按说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哭,这是有点儿招人烦。老话不是说吗,说女人哭啊,能够引起别人同情,老爷们儿一哭,总有人拿电棍捅你。不过刘备这一哭,还能比女人引起别人同情。他就能办成事儿,而且这位爱哭的刘皇叔,他还是曹操嘴里边儿唯一可以和他并称为当世英雄的人物。

央视版中刘备的哭

实际上刘备这个哭,他可不是瞎哭,刘备这哭那真是讲究方式方法,有技巧,有窍门儿。刘备哭的艺术大概有三个要点:只哭一次;关键时刻哭作为杀手锏使用;哭是形象需要。

我们先看他只哭一次的事情。比如跟刘表哭过一回,那是在他投靠刘表之后,跟刘表喝酒,喝着喝着发现自己髀肉复生,就是说有一段儿时间不骑马、不打仗,太安逸了,然后大腿上赘肉都长出来了,当时他潸然泪下,意思是还是想骑马打仗,不能这么过安逸日子。

潸然泪下

再比如刘备借荆州这段,鲁肃来找刘备要荆州,诸葛亮把刘备叫出来,哭了一会儿,也是哭一回。男人要是咧嘴哭开了,那肯定是伤心到极点,是被逼到一定份上。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所以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一看到一个大男人在那儿掉眼泪,别人一般还都会心软一下,退一步,鲁肃看着确实是这么回事,确实没有自己的地盘可怜,于是鲁肃回去了。

真的是心中苦啊

我们再来看哭的第二个要点,关键时刻哭作为杀手锏使用,不能轻易哭。这一次哭的机会,那绝不是随随便便就用了的。一般他不轻易哭,除非是到了这紧要关头,不哭过不去了。我们还是拿鲁肃要荆州作为例子,东吴那边儿不能总让刘备赖着,肯定总得把荆州要回来。两家名义上还是盟友,不能翻脸,只能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后来鲁肃几次来要荆州,诸葛亮只能找其他理由搪塞,第一次说什么说荆州的本土大公子刘琦还活着,这是人家的,我们是帮忙治理这个荆州,拿大公子刘琦的给挡回去了。后来刘琦没多久去世了,鲁肃第二次来要荆州了,这回怎么办?一开始先来硬的,说这个当初如果不是我们和你们一起打,你们早就被曹操灭了,你还有脸要荆州啊?想把鲁肃镇住。鲁肃也不是傻子呀,他说在周都督那边儿一直说你们好话,如果这次还是没有说法,这么回去的话,周都督那边儿可能会兴兵打你们。你们这会儿也不是很强,最好还是别打。最后达成一个协议,先写一个借据,然后等刘备拿下西川,就是益州,荆州还给你们。

表演哭

等到刘备拿下了西川还是不给荆州,于是鲁肃又来第三回,这回实在没有理由了,就哭吧,这回不哭是真过不去这关了,没法儿跟鲁肃说话了,你没理由儿了。鲁肃虽然说忠厚,那他也不是面瓜。你真把他惹急了不是?这么个老实人都惹急了,那就真没法儿收拾了。这局面,如果要跟东吴开打,那真得吃亏,而且是如果开打的话,北方曹操再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会儿不能跟东吴翻脸。怎么办呢?所以在找不着出路的情况下,只能哭了,这个哭叫什么,叫最后的杀手锏,既然是杀手锏,那就不能轻易的用,非得到这要命的时候使出来,否则那就浪费。

最后,再说第三点。第三点有点儿属于辅助型的,就是说这是刘备的形象塑造的需要。《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一副忠厚长者的形象,谁见了他都觉得他踏实。央视版《三国演义》里面孙老师扮演的那个刘备形象非常到位,他表面就是一副德艺双馨,厚道人的面孔。至于实际怎么样,孙老师通过表演让观众自己品,所以他的表演是成功的,再说到传说《三国演义》小说,刘备一直就这么经营自身的形象,特别忠厚老实长者形象,并且还是个英雄,然后关键时刻一哭,别人一看,哎,这样的人都给挤兑哭了,那实在说不过去了。所以给人造成这种心理状态,他的哭就能产生最佳效果,就形成一种反差,反差之后,然后最后达到他的目的。

由于篇幅有限,先说到这里。您觉得刘备是一个爱哭的人吗?留言告诉我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