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题目,有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猜到大鹏今天要说谁了?没错,就是蒋干。受罗贯中写得《三国演义》的影响,蒋干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不咋的。这从那句歇后语: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也能看出几分端倪。在京剧《群英会》《蒋干盗书》中小丑形象更为戏迷朋友所津津乐道。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蒋干一共出场两次。第一次是从周瑜那里偷回了假降书,害得曹操自毁长城,斩了两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当然,蔡瑁、张允究竟有没有当过水军都督还有待商榷,这是后话,暂且不提。第二次出使东吴又带回一个庞统,为曹操献连环计,害得曹操遭遇火攻,全军覆没。在罗贯中的笔下,这蒋干简直就是狗屁不懂的傻子一个。其实,在历史上的蒋干可不是这样一个人的,人家也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人物。虽然比不上诸葛亮、司马懿那些牛人,好歹也曾是华东6省1市的最佳辩手。曹操还是很知人善任的,于是派蒋干去游说周瑜。至于是什么时间去的,目前大家有点争议。《资治通鉴》上写的是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以后的第二年。而《三国志·周瑜传》裴注所引的《江表传》中,没有写明时间。但有人怀疑是赤壁之战以前,因为赤壁之战后,周瑜因立下大功,已成东吴的二号人物,绝不可能向曹操归降。其实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也有漏洞,一是程普仗着自己资格老,曾数次羞辱周瑜,周瑜在东吴的地位也是很尴尬的。二是越关键的人物,越是策反的主要对象。如果策反周瑜成功,收益可是很大的。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总之蒋干只见过周瑜一次,而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两次。周瑜一见蒋干就单刀直入,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蒋干还是很有口才的,他说:“咱俩可是老相识,虽说你现在混好了,可不能疑神疑鬼的”周瑜说:“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然后好酒好肉走起。一连大吃大喝了三天之后,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还向蒋干展示了自己收藏的珍玩。然后对蒋干说:“我跟孙权虽然对外是君臣,但实际上是铁哥们,曹操能这样待我吗?”蒋干虽然挺会说话,但此时也哑口无言了,只好一脸的羡慕状。蒋干回去后向曹操说明了出访的情况,劝其放弃招降的念头。蒋干虽有负曹操的重托,但在周瑜面前仍未失名士之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让蒋干两次出丑,虽增加了文学效果,却让蒋干蒙上了千年不白之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