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这可惜这是罗贯中虚构的故事。不过诸葛亮之前的几百年还真有一个舌战群儒的牛人,而且结果也实现了他们的理想,他就是战国时商鞅变法中的主角,公孙鞅——话说秦国新君孝公即位后为改变国家的面貌,登了一个布告,向天下求贤,而在魏国有一个叫公孙鞅的牛人正不得志,便到了秦国与秦孝公谈了三天三夜。这三天里,秦国的文武群臣,见秦孝公一连三日不上朝,不知出了何事。这日,秦孝公突然升殿,群臣皆集聚于大殿之上,只见秦孝公说:“诸位爱卿,寡人有一事不明欲请教之。当今天下诸侯纷争,七强并立,而秦国最弱,何耶?”群臣闻听纷纷私语,皆不知该如何回答。秦孝公见群臣议论纷纷,没有确切的回答,便制止群臣的议论说:“诸位爱卿不言,寡人知也。中原诸国之所以国富兵强,皆因实行新法所致矣。昔寡人意欲变法,只是无人可助之。今寡人得一天下奇才,助寡人变法,行富国强兵之道也。”然后,将公孙鞅请出,介绍给大家。群臣看到公孙鞅,无人相识,亦未听说过此人。仔细观之,虽然是相貌堂堂,仪表人才,可是毕竟太年轻,皆不屑一顾。秦孝公接着又说:“寡人与公孙先生叙谈三个昼夜,顿开茅塞,若行富国强兵之道,唯有破除旧制,建立新法,以宣扬国君之威德,教化万民,大兴农战哉。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这时,站在台阶上的公孙鞅唯恐一些反对变法的大臣出面阻挠,动摇秦孝公变法的决心,便首先说:“主公,臣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怀疑自己行为之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怀疑自己事业之人,亦不可能成功。’因而,请主公不可犹豫,尽快下定决心实行新法,无须顾虑天下人之议论、批评也。臣还闻知:‘行事高明之人,往往会遭到一般人之讥笑;有独特见解的人,开始时总要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和诽谤。’俗语说:‘愚笨之人,在事情办成之后还不明白;而聪明之人,在事情发生前,就能有所察觉。’因此,不能与那些愚笨之人商议事业的开始,只能让他们享受事业成功之后的果实。所以,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就不要效法旧制;只要对庶民百姓有利,就不必沿用旧礼。请主公对变法之事勿再犹豫矣。”大夫甘龙听罢公孙鞅之言,心中非常不乐,便接过来话语说:“臣以为,公孙先生所言非也!臣曾听说过:‘圣人不改变习俗,以教化人民;智者不改变旧制,方能治理好国家。’依照人民的习俗来教化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按旧制治理国家,各级官吏皆熟知,万民亦会安定。若改变万民熟知之礼法,不遵循秦之先贤传之古制,天下人皆会议论,主公忘其先祖也。因而,古制、礼法不可废也。望主公三思而行之。”公孙鞅听罢驳斥甘龙说:“大夫之言差矣,此乃世俗偏见也。一般人只知安心于旧俗;读死书之儒者,局限于一孔之见,这两种人固然跳不出古制的约束也。若使此等人士治理国家,只能按常规、旧制,循规蹈矩,何以谈富国强兵乎?因而,不能与此等人商讨变法、改革之大事矣。夏、商、周三代,可以用不同之礼制而王之,统一天下;春秋之五霸,亦用不同之法度而称霸于世,号令诸侯也。所以,智者是依据形势之变化而制定法令;愚者只能受旧制、礼法之制约,不思进取,故不变也。因此,请主公不要听信那些因循守旧之语矣。”甘龙被公孙鞅驳斥的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只好怏怏而退。这时,在甘龙身旁的大夫杜摯见此,非常生气,觉得公孙鞅过于年轻狂妄,竟敢鼓动秦孝公更改旧制、礼法,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也,岂能不阻之?便上前说:“臣以为,当今秦国乃七强之列,不可言为弱;领地之阔,不可言小。若守古制、礼法,可国安民定,以观天下也。臣曾听说:‘利益不到百倍,不可变更法度;功效不过十倍不可改换器用。’臣还听说:‘效法古代不会有过失,遵循旧礼就不会出现差错。’因而,望主公深思熟虑而行之,万不可轻信狂妄小人之佞言也。”公孙鞅听罢杜摯所言便又驳斥说:“大夫所言差矣。何为古代?何谓效法古代无过失乎?世人皆知,前世各代皆为古也。而各代所行之礼教、法度皆不同也,当效法何代为最佳乎?昔各代帝王所施行之法令,并非是丝毫不差的相互承袭。伏羲、神农治理万民之法,是教化;黄帝、尧、舜治理万民之法,虽然开始使用刑罚,但不牵连旁人;后来到了周代文、武二王时,又依据当时之情况制定了礼教。这就是说,历代各礼法皆是因时因势而定之,方能各得其宜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矣。其实,各种兵器、铠甲、装备等器物之变化,亦是为战时使用需要而变化。所以说,治理国家之方法未有一成不变之理,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皆未效法古代,同样称王,国家昌盛;夏桀、殷纣并没有改变旧制、礼法,亦同样身败国亡。由此可知,反古未必错,循古未必对也。望主公变法之心勿便哉!”杜摯被公孙鞅一席话驳斥得哑口无言。其他一些反对变法之人,见甘龙、杜絷如此能言善辩之人,皆被驳斥的无言以对,皆不敢再言。秦孝公见群臣皆不言之,便说:“公孙先生所言正和寡人心意也。寡人亦曾听说:‘居于穷乡僻壤,或居于偏僻小巷之人,往往容易少见多怪;学识浅薄,或见识不广之学究,常常进行无益之争论。愚蠢之人感到高兴之事,正是聪明之人认为可悲之事;狂妄之人感到快乐之事,正是贤能之人所忧伤之事也。’因此,寡人决心不管什么人反对变法之事,寡人亦决心施行变法。望众位爱卿全力支持寡人之变法焉。”这时,文武群臣闻听秦孝公决心变法,皆不再言。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271.html